文/張寶琴,72級穿上白衣黑裙,成為南女的一員,純屬意外。因為原本打算就讀南師,報到時得知必須住校,內向的我立刻打退堂鼓。高中是我求學歷程中最快樂的階段,好友互相切磋外,老師的器重與鼓勵,使我更加開朗自信,人際關係和課業表現都大幅進步。高一的英數有如震撼教育般,讓人措手不及,第一次段考便有很多人不及格。數學一直是我的罩門,深怕學期成績不及格。寒假時天天守著家門口等候郵差,直到成績揭曉,60分低空飛過,當下欣喜若狂,一掃連日來的忐忑不安。感謝老師大發慈悲,給了我同情分數,讓我重拾學習數學的信心,儘管成績不佳卻始終不放棄。國文老師融合傳統與現代,詳述作者生平與寫作動機,深入探究文義旨趣,讓學生感知其情懷與抱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進而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也是我日後成為國文老師的重要因緣。英文老師精研佛學義理,上課時屢次分享體悟的心得,連補充教材都和佛學相關,令人印象深刻。博學多聞的歷史和地理老師,為我開啟宏觀的視野,使我深深愛上史地,念再多遍也不厭倦。聯考時我的史地為全班最高分,讓我相當自豪。南女的藝能科上得很紮實,為學生奠定美學的基本素養。家政課學做燒賣、春捲、蛋糕…等,留下美食DIY的初體驗。記得某次上烹飪課時,因為接下來的音樂課要考樂理,大家提議一邊烹飪一邊複習樂曲。每聽到一小段旋律,大家便搶答曲名作者國籍和主奏的樂器,氣氛high到極點。美術老師讓我們嘗試各類素材的創作,啟發我對繪畫的興趣,退休後浸淫書畫中,不亦樂乎!南女運動風氣鼎盛,偏偏我是個運動白癡,體育課時總是戰戰兢兢。新生報到後,聽說游泳及格是南女的畢業條件之一,不諳水性的我便即刻報名暑期游泳班。怎知一下水就身體僵硬,悶氣不久就嗆水下沉。到正式游泳課時,我依舊沒學好。多虧老師通融,只要下水游出去就及格,終於免除我的心頭大患。上體育課時,我因為過於緊張,動作不確實,遭到老師責罰,深感委屈,納悶體育課有必要這麼嚴格嗎?朝會時練習行進,身穿卡其服和窄裙,頭戴像護士的帽子,抬頭挺胸,手微握前後擺盪,腳踩木蘭步,展現巾幗英姿。軍歌比賽要自編動作與隊形,和運動會的班舞都是全班總動員的大型比賽,各班無不卯足勁爭取榮譽。排球比賽是南女最熱中的競賽,為了讓更多人參與,改成九人制,三場比賽人員不可重複。為了爭取佳績,同學們放學後自願留校練習,還得事先佔場地。放學後的校園,依舊活力充沛,鬥志高昂。儘管班級過半數參加排球比賽,我卻因球技不佳,只有在一旁加油的份,不免有些失落。高二時我甄選上樂隊,條件是各班前五名,礙於服裝尺寸較小,身高不能超過160公分。我先是吹小喇叭,後因程度跟不上,改練小鼓。鼓手共有四人,其他三人是自然組,要上第八節課,降旗時只好由我獨撐場面。我一緊張就會打錯拍子,索性打小聲些,出錯時才不會太明顯。參加樂隊雖然很光榮,我卻因濫竽充數而感到心虛。南女的午餐時刻特別令人懷念,廠商精心準備各式美味佳餚,訂購時,飯麵水餃任君選擇,讓我們在緊湊忙碌的校園生活中,也能大飽口福。下課時合作社人聲鼎沸,包子和紅茶是學生的最愛,尤其在球賽後,很快便搶購一空。合作社前成排高大的欖仁樹,每當秋冬之際,落葉永遠掃不完。擔任衛生股長的我,恨死那些故意跟我作對的欖仁樹,真想把它們變不見。我高中成績向來穩健,唯一凸槌的是第三次模擬考,校排退步甚多,心情盪到谷底。導師知道我自我要求很高,不忍責備,只是將我叫到走廊,想要安慰我,我卻忍不住當場啜泣。導師拍著我的肩膀鼓勵我,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就氣餒,打起精神再接再厲,絕對沒問題。感謝老師將學生視同珍珠般賞識,鼓勵我參加班際才藝比賽,獲獎的經驗使我得到課業以外的肯定,也彌補我未能參加球賽的遺憾。在好友的陪伴下,紓解了繁重的課業壓力。好友中有模擬考校排第一的高材生,父母都是台大畢業,讓我大開眼界,因而以考上名校為目標。有和我一樣,父母是學歷不高的市場小販,希望藉由努力讀書翻轉命運。好友們各有所長,我英數不好,一有問題,便纏著好友追根究柢,他們總是不厭其煩耐心解說。國文史地較佳的我也不藏私,主動提供讀書心得。好友們互相切磋交流,建立革命般的深厚友誼。最麻吉的同學常為成績所苦,我總是在她低潮時,為她加油打氣。畢業後我們繼續保持聯絡,成為無話不談的閨密。回想當初陰錯陽差,未當成國小老師,卻因緣巧合,考上台師大教育系,擔任國中老師至退休。72年高中畢業後,回南女的次數屈指可數。後來因女兒也就讀南女,和南女的緣分才得以延續。隨著南女百年校慶的回顧活動展開,高中生活點滴一一浮現腦海。南女對我而言,是建立自信,決定生涯發展的重要契機。感謝陪伴我成長的良師益友,祝福師友們平安喜樂,南女校運昌隆。...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緣起不滅,南女萬歲——記文創紀念品的誕生

整理/方芝蓁,74級
緣起紅樓
2016年秋,南女畢業50周年的學姐們返回母校,再敍同窗情誼。其中畫家吳素蓮繪贈母校一幅「南女紅樓」油畫作品,回饋紀念。另外管家(管理企業家族)蔡璧玉以文創巧思將「南女紅樓」畫作結合提袋構想製作成〝紅樓包〞,做為活動紀念袋,歡喜回味當年美好青春歲...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擎校旗、扛桌椅搬入一高女——黃濬校長的勇氣與堅毅

文/詹伯望
台灣光復後台南女中的首任校長黃濬,任期很短,但她卻做了一件對學校未來發展影響至為深遠的大事,就是將校舍從原本的南寧街的二高女搬遷到大埔街的一高...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南女中對我生命價值觀的影響-- 記朱毅蘭教官、王素玉老師、高喜香老師、賀斌老師

文/陳嫦芬,65級
我一直很幸運。從成長、求知、職涯發展,到目前生活,都有師長指引、示範我的精進,有如明燈。有人問我如何持續樂觀心性、或保持學習動力泉源,我總是回答,對我生命價值觀最深遠的影響,就是在國立台南女中求學的過程...
異國求學的勇氣 來自南女師長的愛與鼓勵

文/許澄璞,95級
親愛的學妹們:
因為爸媽留學德國,而我在德國出生,所以去德國唸書就是我從小堅定的志向,爸媽也積極鼓勵我去實現。
...
記一位身影遙遠又堅定的學姐──莊無嫌

文/楊淑芬,67級
《日本第一位女性文學博士、國立大學女教授》
...
自然組?社會組?我的人生初選擇

文/莊雅萌,68級 選自然組還是社會組算是高中時期的人生大事,當年頗為徬徨,拿不定主意,好像也沒有特別去找老師討論;同學之間也無法給予中肯建議;家中父母只要我認真讀書,其他皆尊重;兄弟姊妹年齡相若,就是各自努力讀書,後來我家四個兄弟姊妹還分別選了甲、乙、丙、丁四組就讀,四個領域頗有...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烽火下的堅強--空襲下的高女生涯

文/楊淑芬,67級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節節退敗,美國為了快速壓制日本,在日本殖民地也展開攻擊,台灣雖然不像琉球成為直接厮殺戰場,但是美軍全面轟炸,從台灣頭炸到台灣尾,哀鴻遍地,死傷滿城。...
我的三年走跳高中生活

文/嚴文君,75級
我常常覺得自己在台南女中的三年彷彿在唸體育系...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百年揚綠的生命--校園植栽紀實
文/張瑞玲、徐郁富、郭乃文、陳一鳴
當我們提到台南市的市花時,馬上的反應是鳳凰花。殊不知在清領時期,臺南城代表的植物為刺桐。
...
講不完的南女故事

文/林威震,89級
身為台南女中少數的男校友,每當回憶起三年的女校時光,回憶仍歷歷在目。
我在2000年畢業,當時的校長是林明美校長,我的親姑姑也是南女人,也與林校長同姓名與同屆,因此看到林校長時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在南女的這三年,因為身為班上的唯二男生,總試著理解女生的想法,當然在生活中常發生不同的趣事。譬如進入男廁所時得特別注意裡面是否有女生,當然女生身體不舒服又想吃福利社的東西時,男生這時就得出動買食物了,或許是這層特殊情誼,也讓畢業後的南女男生們,學會了要如何更尊重女性,也了解女生為什麼有時特別需要被照顧。小時候學校的生活中,除了一般的課程,我們也上了護理與家政,記得了第一次與女生一起作飯時的小青澀,也依稀記得護理課曾娟枝老師,氣定神閒地與全班講述女生的生理結構,我們男生早就臉紅而害臊不已。
身為男生且穿著繡有「省南女」的校服時,常引來的許多趣事,記得在課後補習時,身邊的友校男生同學雖不認識也從不跟我聊天,直到忍不住問我:「能不能請你不要再男扮女裝了?」,...
奶香與蛋蜜的青春歲月─南女家事課回憶

文/楊淑芬,67級
派給我這個題目「南女家事課回憶」,實在是天大錯誤,我一定要老實承認,一輩子僅有的縫紉機經驗就是高一家事課,一輩子僅有的作品就是那條純白滾著荷葉邊的圍裙,但是台南女中的女兒從不怕任務,這個家事課訪談,我再度沈浸回到有著午後陽光斜照,和縫紉機奮力作戰,曾經望著一顆顆浮起來迸裂的開口笑,神奇又莫名傻笑的青春歲月...
春風化雨、與南女同壽的劉大澄老師

文/詹伯望
台南女中歡慶百齡,同樣的,光復後來校擔任教師兼教務主任的劉大澄老師,也壽登期頣,堪稱南女雙喜的佳話。事實上,當年他之所以會來台灣,也有不少故事,可說緣分早訂...
精選文章
《南女風華一世紀》編輯群
總編輯/ 莫昭平
副總編輯/邵詩媛
主編/郭乃文、楊淑芬
網站總監/曹君如
網站編輯/王思涵、何念青
標籤
搜尋此網誌
About
關於
2017南女即將100歲了...
歡迎南女人們在2017/12/16回娘家團圓
校友會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歡迎回家找尋屬於妳的椰風少女時代
相關連結
© 國立台南女中校友會。所有文字、影像、照片等,均屬台南女中校友會與原作者所有。. 技術提供:Blogger.
文章清單
標籤
- 一封信 (12)
- 一高女 (18)
- 二高女 (22)
- 人 (64)
- 不一樣的身影 (16)
- 升學 (2)
- 午餐 (1)
- 日治時期 (19)
- 史 (36)
- 合作社 (1)
- 有一種愛無遠弗屆 (12)
- 百年校慶 (1)
- 老師們 (19)
- 投稿 (7)
- 走出閨房求學去 (1)
- 事 (48)
- 社團 (6)
- 金龜樹 (3)
- 思念南女物景 (7)
- 省南女 (5)
- 校友會 (10)
- 校長 (10)
- 校園生活 (33)
- 校歌 (2)
- 校徽 (1)
- 寄宿 (1)
- 排球 (8)
- 教育制度 (10)
- 通勤 (2)
- 寒窗三年 (10)
- 就是愛南女 (8)
- 新聞 (1)
- 夢想 (14)
- 樂隊 (2)
- 課程 (2)
- 親愛的學姊們 (5)
- 環境 (5)
- 薪火相傳 (4)
- 繽紛的青春情事 (12)
- 灣生熱淚 (6)
Copyright © 2025
南女風華一世紀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Flythemes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