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侯以理,95級
親愛的學妹:
二〇一六年九月四號,我站在澳洲昆士蘭陽光海岸的沙灘上,最後一次調整防寒衣,擺動雙臂劃破空氣中的凝重,也企圖甩掉心中的不安。
以業餘選手的身份踏上IRONMAN 70.3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說真的是有點始料未及,但無論如何這1.9公里的海泳還是得先游再說。
踏進鐵人三項領域,其實並不算太意外,但絕對不曾出現在我高中時期的腦海裡頭,我在大學認識了這項運動,當時純粹以為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加起來應該不會難,尤其對於一個從小學游泳,國高中騎車上學的田徑隊隊員來說!日子一長,參加的競賽距離也日益增長,四個年頭過去,我已踏上這項耐力運動競爭最激烈的舞台。
游泳上岸後,橫亙在眼前是90公里的自行車賽段,對多數業餘選手來說,耐力運動的訣竅在於穩定配速,一踩一踏不能太快太重,以穩定的節奏不停向前才是上策,盯著車錶上的時間與里程數,並按照作戰計畫適時補充能量和水分,一旦騎向了漫漫長路,便是人生跑馬燈開始出現的時段。
![]() |
作者在三鐵比賽中騎單車的英姿,來源:作者提供 |
還記得高三的日子,放學後總是會先和同學去操場慢跑十圈,為準備學測指考增強體力,接著才是南大自助餐與晚自習等「考生的日常」,當時許多老師們都會陪著我們一起跑步,那時的2000公尺一點都不長,比較像是一段緩慢的轉折,身邊都是最堅強的戰友,我何其懷念那段時光,那種在升學的高壓底下,全員齊心苦讀的抗戰時期。
騎車過後的21公里路跑,是通往終點前的最後一關,通常這時比的已經不是耐力,而是意志力還有自我催眠的能力,抽筋、腰酸、腳痛都只能忍下來,靠著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驅動步伐,順暢且穩定地奔向終點。
很多人說鐵人三項或甚至耐力運動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踏進拱門當下滿滿的成就感,對老鳥如我來說那已經有點模糊且遙遠,反而是自始至終深信自己可以完成的那份堅定,在比賽結束後許久,都依舊讓人感到滿足。
我之所以如此熱愛鐵人三項,正是因為這項運動的變數太多,賽道的地形與當天的天氣,都能造成重大影響,無論大雨還是烈日,逆風亦是爬坡,你唯一能做的,是傾注所有的力量與心思在比賽中的每一刻,勝負不在於和別人之間的差距,而是和自己相比。
人生並不完美,跌跌撞撞的時候很多,現實也比高中的模擬考成績單來的慘烈許多,踏出校園的那時起才能夠漸漸體會,你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奮鬥,用心了,盡力了,結局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但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那是一件教科書無法教你的事。
騎車過後的21公里路跑,是通往終點前的最後一關,通常這時比的已經不是耐力,而是意志力還有自我催眠的能力,抽筋、腰酸、腳痛都只能忍下來,靠著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驅動步伐,順暢且穩定地奔向終點。
很多人說鐵人三項或甚至耐力運動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踏進拱門當下滿滿的成就感,對老鳥如我來說那已經有點模糊且遙遠,反而是自始至終深信自己可以完成的那份堅定,在比賽結束後許久,都依舊讓人感到滿足。
我之所以如此熱愛鐵人三項,正是因為這項運動的變數太多,賽道的地形與當天的天氣,都能造成重大影響,無論大雨還是烈日,逆風亦是爬坡,你唯一能做的,是傾注所有的力量與心思在比賽中的每一刻,勝負不在於和別人之間的差距,而是和自己相比。
人生並不完美,跌跌撞撞的時候很多,現實也比高中的模擬考成績單來的慘烈許多,踏出校園的那時起才能夠漸漸體會,你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奮鬥,用心了,盡力了,結局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但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那是一件教科書無法教你的事。
![]() |
作者與完賽獎牌合照,來源:作者提供 |
在南女的那些年,是生命中何其歡樂又天真爛漫的時光,當時不懂未來的世界會有多大多難,只是一股腦地往前衝,用力念書,或許這種打不倒的鬥志,正是當時養成的一種習慣吧!
首圖說明:作者於福斯FOX體育台主播畫面截圖
首圖來源:作者提供
作者為三鐵運動員,福斯FOX體育台主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