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兆榮,63級
南一女與清代能夠聯繫的事物依然存在,就是後門那道圍牆~「台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跡」,介於大南門與小南門之間。
從西拉雅族稱安平為「台窩灣」開始,到荷蘭人轉譯為「大員」,再到清朝稱「福建省台灣府府城」,都指涉台南一帶(註一), 就是「台南城」 (今台南市中西區一帶)。清朝不准台灣修城牆,台南直到朱一貴事件後,才開始修木柵、之後換竹子;林爽文事件後,開始有三合土(註二)、 磚石牆。西邊面海有點直,其他三面呈現弧形,所以台南府城有個美麗的名字~「半月沉江」。乙未那年,接收台灣的近衛師團從北攻南,仙台師團從南入北,會師於台南,劉永福的黑旗軍請降不成而逃離,台南士紳仿照台北模式,請英國牧師巴克禮出面,邀請日軍進城維持秩序,乃木希典的第二軍團,於是從小南門進入了台南府城。
後來,日本引進西方都市計畫概念,在全台各地拆除阻礙現代交通的清代城牆和部分城門,到了1917年幾乎拆除殆盡。只剩小部分殘跡,其中寧南坊的大南門與小南門之間小段,成為一高女的部分圍牆,其上雉堞則是國府增添。如今校外牆上,台南市政府以磚雕形式,呈現府城主要的城牆和門樓,與對街的台南大學藝術廣場,共構成古蹟活化的文化整體。落成時分,台南女中音樂資優班學生在此演奏,吸引過往人群,也作為台南大學藝術科系和南大附小社團的活動空間,重建舊城與現代居民的關係。其他擁有較大腹地的大東門、大南門、大北門和小東門,則成為公共藝術的常演空間。1970年代初,在此三年求學,未曾留意自己在清朝古蹟和日治建築的氛圍裡讀書;2016年底開編輯會議後,想探訪此圍牆,遍尋不著,原來在石宛珠校長設立的「科學資料大樓解說牌」一旁小徑尋去,逼仄於雜物與垃圾間,老樹藤繞,頓覺蕭索淒涼,不如校園外城牆段壯麗規模。若要攀爬雉堞和登牆行走,仍需從校園內登上石階,期待校方能重整這段被遺忘的過去。境教在於每個空間都有迷人的過往堆疊,都能說出源遠流長的故事,也都是每個時代人群留下的雪泥鴻爪。
沒有一所學校可以自外於世局的演變。談一所學校的歷史,抽離敘述,固然單純,但無法呈現複雜的真實圖像。台南女中校園身處孔廟、五妃廟與延平郡王祠等文教區裡,大埔街隸屬於郡王里,均非偶然。明朝鄭氏在此建立全台首學;降清後的皇族殉國於此;紀念鄭成功的「開山聖王廟」清初被迫隱匿為開山大王,清末方公開為「延平郡王祠」,這些應該都成了日本官府選擇在此設立培育小學師資(今台南大學)和中學生(今台南女中)學校的考量吧!一個空間,接收不同時間的人事物去來;一段時間內,不同空間的人群,也會有相似的命運。如果我們這麼看台灣中學的演變史,會發現彼此驚人的相似~只因共同經歷朝代政權的轉移。
1929年二高女畢業紀念冊上的活動留影。上圖:在大南門前,城牆大部分已拆,城門依舊在。下圖:在五妃廟裡,四妃一婢為明朝皇族寧靖王朱術桂殉難,是女性典範的表徵,在不同年代的畢業紀念冊中,常見的參觀行程。 |
1929年二高女畢業紀念冊上,學生參觀的文教地點。上圖:祭祀延平郡王的開山神社;下圖:全台首學孔廟。身為郡王里的一員,承襲儒學傳統,也受到日本教育的重視。 |
1945二高女學生在台南神社前的鳥居合影。 |
註一:台灣府城,其實從台南、台中到台北都擁有過府城之名。台南稱府城的時間最長,從康熙到光緒(1683-1886)共203年,劉銘傳時選了台中(1887-1891)稱台灣府城,城未築好,邵友濂繼任改到台北。所以台南與台北都稱過府城,只不過台南稱台灣府城、台南府城;台北稱台北府城。
註二:三合土在中國5世紀時開始使用,由石灰、黏土和細砂組成,不是水泥。
首圖:清代台灣府城城牆南門段。將今日各方城門殘跡串連成線,可看出清代台南府城的範圍。城內依東西南北分成四坊,今台南女中所在的大埔街,位於清代的寧南坊。日本陸續拆除城牆,到1917年僅剩部分城門和城牆殘跡,如大南門到小南門間的小段城牆,成了南一女的部分圍牆。
本文所有照片均由作者單兆榮提供。
作者為師大歷史系畢業,北一女中歷史教師退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