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兆榮,63級
還有「踏曉月,行十里」的行軍,早期走縱貫公路到高雄,共13公里,再搭車回台南。在一高女第七任校長大森丈之助時,改成10公里。1924年2月的寒冬,「天未亮集合運動場,南往車路墘繞歸仁、關廟,回北到三崁店後,折回學校。」路上還有家長的加油站,「橋仔頭(今橋頭糖廠)、三崁店等糖業公司的家長,所提供的埋在熱砂中烘烤的番薯、紅豆湯、糖果、番茄和汽水。」更有穿著運動衫和短褲,參加縱貫公路的一萬公尺競走。
二高女的回憶是「西瓜遠足」,600名學生跟著滿載西瓜的牛車行軍,是抵達目的地的止渴之梅。國府後的軍訓課,也沿襲行軍的傳統,穿著卡其色軍訓服、戴著斗笠,從學校走6公里到海濱秋茂園或美軍海水浴場,途中還模擬救助同伴或受傷者的演習。打靶射擊,也是另一個郊遊日,到軍隊射擊場練習,由阿兵哥負責每一桿槍的管理和指導,每人可以打6發,行前訓練是軍訓課裡瞄準星和架槍於肩,教官特別叮嚀槍托頂好,否則撞擊力道彈回肩胛骨,會嚴重受傷。這就是仍處於備戰狀態的我們,才有的特殊課程。
樂隊、儀隊和後來增加的旗隊,也是軍訓教育指導下的常設團隊,樂隊負責演奏各式進行曲譜,儀隊在重要儀式裡領旗和操槍,旗隊揮舞著大旗兼具美姿,晨昏鍛練,由學姊妹們傳承精神和技術,紀律和情感的凝聚,特別不同於校內其他社團。
大正時代一高女師生團照。男老師官服,女老師洋服。 |
1933年二高女參加「國民精神作典紀念行軍」到安平城北(安平古堡的台灣史料館(今已恢復舊名)。 |
二高女時代的照片集錦。左為學生社團活動,右為寄宿生活。左1:1938年禮儀課,左2:映寫部(電影社),左3:寫真部(攝影社),左4:羽根板遊(羽球社)。右1:打掃庭園,右2:1927年宿舍食堂,右3:寄宿生洗衣,右4:寄宿生自修。 |
旅行,是美好的記憶,也是現代化的新學習。自從有了火車,人們可以進行遠距離的遊賞,所以19世紀末,秀拉點描的名畫〈傑克島的星期天下午〉,紳士、淑女和孩子們撐著陽傘在海灘上靜止的畫面,彰顯那個時代的流行氛圍。日本引進西式教育,旅行以「校外教學」的功能執行至今。短程是「遠足」,遠程稱「修業旅行」(校外教學),含畢業旅行在內。
1920年代一高女台中州八通關古道的校外教學。他們在台灣各名勝古蹟留下身影。但是不能穿長褲的女學生,依舊以和服或西式衣裙爬山,照相時以斗笠遮住裙襬。 |
1932年二高女修業(畢業)旅行到台北,在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裡合影。左方為日式花園。這座官邸在1911年由總督府(今總統府)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改建為法國黑色的曼薩式屋頂。 |
1935年台灣舉辦「始政40週年紀念博覽會」,也就是台灣總督府接收台灣統治已經滿40年,展現成果給日本國內、世界和台灣人看,當時看展覽蔚為風潮。
1933年二高女畢業旅行到台北圓山的台灣神社鳥居前合影。神社在光復後已被拆除,成為圓山大飯店,留下參拜大道。 |
1935年二高女學生參觀「台灣始政40週年博覽會」,在台灣日日新報社的會館前合影,左方為東京館。台灣日日新報社1898年發行,為官方報,是日本時代發行量最大報紙。1937年中日戰爭開打,全面移除漢文版。 |
1927年一高女成立十周年,一反平日只題字勉勵的校長,寫了一篇文章記下11月11日,以朝香宮為首的皇族訪問團蒞校訪問,其中北白川宮遺孀大妃也一起到訪。 |
1927年一高女10周年紀念,邀請台南州知事蒞校演講。 |
台南州知事官邸。此官邸在當年南二中(今台南一中)附近,和台北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一樣,都負責接待皇親國戚。一高女校長文章中提到的朝香宮、北白川宮大妃等人,應該都入住於此。1923年裕仁皇太子代表大正天皇來台巡視時,也曾住在此地。今台南市還設計一條騎著門口復古腳踏車,尋一遍裕仁足跡的路線。(單兆榮拍攝,2017.2.6) |
1927年為了迎接皇族,一高女還做了一首「朝香宮奉迎歌」。 |
1927年一高女奉迎送堵列。師生奉迎朝香宮等皇族的前門陣仗,口中是否唱著朝香宮奉迎歌? |
本文作者為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
首圖:二高女學生於昭和八年度第四學期前往台灣神社修學旅行。來源:台南女中圖書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