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慧貞,64級
親愛的學妹們:
你生命中的蘭巴倫是什麼?
在台南女中的日子,許多恩師顏金良、蕭敏雄、胡明宏老師常分享人生經驗與課外閱讀讀物心得,啟發我的視野,紮根我的生命核心價值。在恩師啟迪下,我藉著閱讀讓作者的靈魂進入我的生命。羅素說:「推動我生命的力量有三;情愛、知識以及人類苦難無可忍受的關懷。」我常思考「什麼是我願意去付出與關懷的人類苦難呢?」 讀《史懷哲傳》,史懷哲說:「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蘭巴倫』,我生命的關懷在蘭巴倫,而你的蘭巴倫呢?」;因此,心中縈遶著:「我生命中的蘭巴倫是什麼?」。
探索心理歷程 讓心靈無限大
大學時代,我投入慈幼社與國中服務隊工作,發現自己喜歡探索人類的心理與自我;也從助人工作中,得到高度的滿足與樂趣。我喜歡閱讀心理學書籍,很享受心理學的學習歷程;學會運用許多理論與技巧來分析自我,並改變自我。記得心理衛生公式,強調「當壓力大於自我強度時,會帶來成長」;輝映著當時閱讀湯恩比的《歷史哲學》所體會到的觀點—「要不斷面對挑戰並成功地因應,才能使文明持續發展」,使我視各種人生經驗為挑戰與成長的契機,因而歡喜承受,也孕育出高抗壓性。
Milan Kundera在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書中,提到「『重』真是殘酷?而『輕』真是美麗?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但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也越寫實,也越真實。相反地,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存在,變得似真非真,一切動作都變得自由自在,但卻又無足輕重。那麽,我們該選擇哪一個呢?輕?還是重?」我選擇生命中可承受之重!一旦我選擇要承受它,賦予了它意義後;就可以讓「沉重的負擔」在輝煌燦爛中「輕盈」展現。
開拓臨床心理 找到生命的蘭巴倫
而當我把心理學運用到輔導工作與精神病人時;我常深深享受到讓心靈無限大的快樂。我曾參與苗栗醫療網計畫,當時,苗栗地區尚無精神醫療資源;我與醫師們到居民家中訪視時,驚見被關在不見天日的暗房中十餘年的精神病患、被囚在豬寮中籠子裡、被用鍊條吊掛在後院牆壁上的躁鬱患者。我深感台灣仍有很多人不瞭解心理疾病或心理與行為知識;因此,開拓臨床心理領域的發展成為我生命的蘭巴倫。
我選擇成為大學中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將培育臨床心理師成為我的使命,並且帶動臨床與社區工作的創新服務。一九九七年,在成大醫學院籌劃及成立了行為醫學研究所,以培育臨床心理師為教育目標,並且推動憂鬱自殺及成癮的研究。往後,我也與學界師長好友們積極推動臨床心理師法;而透過賴清德與賴勁麟立委合力主推,在民國90年「心理師法」三讀通過;讓臨床心理與諮商心理師肩負起提昇國民心理健康的責任與使命。
在台大就讀碩士班,一位台大學生自殺,激起我對大學生自殺與憂鬱的關懷與責任感;從那時起,我就持續在憂鬱症主題上從事系列探討;也開發憂鬱相關的多種心理診斷與衡鑑工具及憂鬱症的心理治療策略與手冊,並推動憂鬱與自殺之三級防治工作。在擔任成大學務長期間,積極推動校園自殺防治工作,而有效地把成大學生的憂鬱指數與自殺率降低。爾後,因擔任教育部訓委會的常委,也推動「生命教育與學生憂鬱與自殺三級預防工作」方案。配合國內社會的需要,我與團隊伙伴另外開啟了酒藥癮、成癮行為及反社會行為的成因與治療模式的研發。往後,面對著學生們日益增多且嚴重的網路成癮現象,我們也展開系列網癮的研發、教學、服務及政策倡導工作。
從臨床心理工作 驚喜與讚嘆生命可塑性
從助人的過程中,我分享到病人成長的喜悅,也常驚嘆生命的可塑性以及心靈可在不斷突破下無限大的可能性。
一位因恐慌而不敢出門朋友說我與他的心靈之旅讓他走出「恐懼自己的恐懼」的監獄;一位久為焦慮症所困的病人說心理治療讓她「產生生命的力量與光源,重新活的自由、活的自在」; 一個長期被強迫症所困,因而休學的青少年,在心理治療後考上理想的大學與科系,告訴我心理治療幫忙他「更瞭解自己,並學會用不同的觀點看自己;勇敢面對害怕與突破生命中的不可能」;一位因憂鬱症而曾認為「沒救了」的學生說「她不僅走過生命的低潮,也學會了如何掌握快樂的真諦」,而她媽媽說:「不僅賺回一位女兒,且是一位更成熟的孩子」;一位30年為酒癮所困的朋友,分享「揮別了被酒精控制的日子,我得到了自由,我重新體會到生命的美,也充滿了自信與自負!」在彼此生命的交會中,陪伴、啟發或引導,我驚喜與讚嘆生命的可塑性,也找到工作與生命的意義。
感恩母校栽培 開拓自我生命境界
我曾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行政院全國反毒人士有功人員獎、教育部青少年輔導特殊貢獻獎與優秀公務人員等等榮譽。得獎是鼓勵,卻不是努力的目標與動機。感恩母校的栽培,不少師長的鼓勵與期待,給我機會去經歷挑戰,豐碩我的人生經驗與見識。一路走來,我找到生命中的蘭巴倫,貢獻自己;也實踐臨床心理的理想,讓心靈無限大。
大學時代,我投入慈幼社與國中服務隊工作,發現自己喜歡探索人類的心理與自我;也從助人工作中,得到高度的滿足與樂趣。我喜歡閱讀心理學書籍,很享受心理學的學習歷程;學會運用許多理論與技巧來分析自我,並改變自我。記得心理衛生公式,強調「當壓力大於自我強度時,會帶來成長」;輝映著當時閱讀湯恩比的《歷史哲學》所體會到的觀點—「要不斷面對挑戰並成功地因應,才能使文明持續發展」,使我視各種人生經驗為挑戰與成長的契機,因而歡喜承受,也孕育出高抗壓性。
Milan Kundera在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書中,提到「『重』真是殘酷?而『輕』真是美麗?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但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也越寫實,也越真實。相反地,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存在,變得似真非真,一切動作都變得自由自在,但卻又無足輕重。那麽,我們該選擇哪一個呢?輕?還是重?」我選擇生命中可承受之重!一旦我選擇要承受它,賦予了它意義後;就可以讓「沉重的負擔」在輝煌燦爛中「輕盈」展現。
開拓臨床心理 找到生命的蘭巴倫
而當我把心理學運用到輔導工作與精神病人時;我常深深享受到讓心靈無限大的快樂。我曾參與苗栗醫療網計畫,當時,苗栗地區尚無精神醫療資源;我與醫師們到居民家中訪視時,驚見被關在不見天日的暗房中十餘年的精神病患、被囚在豬寮中籠子裡、被用鍊條吊掛在後院牆壁上的躁鬱患者。我深感台灣仍有很多人不瞭解心理疾病或心理與行為知識;因此,開拓臨床心理領域的發展成為我生命的蘭巴倫。
我選擇成為大學中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將培育臨床心理師成為我的使命,並且帶動臨床與社區工作的創新服務。一九九七年,在成大醫學院籌劃及成立了行為醫學研究所,以培育臨床心理師為教育目標,並且推動憂鬱自殺及成癮的研究。往後,我也與學界師長好友們積極推動臨床心理師法;而透過賴清德與賴勁麟立委合力主推,在民國90年「心理師法」三讀通過;讓臨床心理與諮商心理師肩負起提昇國民心理健康的責任與使命。
在台大就讀碩士班,一位台大學生自殺,激起我對大學生自殺與憂鬱的關懷與責任感;從那時起,我就持續在憂鬱症主題上從事系列探討;也開發憂鬱相關的多種心理診斷與衡鑑工具及憂鬱症的心理治療策略與手冊,並推動憂鬱與自殺之三級防治工作。在擔任成大學務長期間,積極推動校園自殺防治工作,而有效地把成大學生的憂鬱指數與自殺率降低。爾後,因擔任教育部訓委會的常委,也推動「生命教育與學生憂鬱與自殺三級預防工作」方案。配合國內社會的需要,我與團隊伙伴另外開啟了酒藥癮、成癮行為及反社會行為的成因與治療模式的研發。往後,面對著學生們日益增多且嚴重的網路成癮現象,我們也展開系列網癮的研發、教學、服務及政策倡導工作。
從臨床心理工作 驚喜與讚嘆生命可塑性
從助人的過程中,我分享到病人成長的喜悅,也常驚嘆生命的可塑性以及心靈可在不斷突破下無限大的可能性。
一位因恐慌而不敢出門朋友說我與他的心靈之旅讓他走出「恐懼自己的恐懼」的監獄;一位久為焦慮症所困的病人說心理治療讓她「產生生命的力量與光源,重新活的自由、活的自在」; 一個長期被強迫症所困,因而休學的青少年,在心理治療後考上理想的大學與科系,告訴我心理治療幫忙他「更瞭解自己,並學會用不同的觀點看自己;勇敢面對害怕與突破生命中的不可能」;一位因憂鬱症而曾認為「沒救了」的學生說「她不僅走過生命的低潮,也學會了如何掌握快樂的真諦」,而她媽媽說:「不僅賺回一位女兒,且是一位更成熟的孩子」;一位30年為酒癮所困的朋友,分享「揮別了被酒精控制的日子,我得到了自由,我重新體會到生命的美,也充滿了自信與自負!」在彼此生命的交會中,陪伴、啟發或引導,我驚喜與讚嘆生命的可塑性,也找到工作與生命的意義。
感恩母校栽培 開拓自我生命境界
我曾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行政院全國反毒人士有功人員獎、教育部青少年輔導特殊貢獻獎與優秀公務人員等等榮譽。得獎是鼓勵,卻不是努力的目標與動機。感恩母校的栽培,不少師長的鼓勵與期待,給我機會去經歷挑戰,豐碩我的人生經驗與見識。一路走來,我找到生命中的蘭巴倫,貢獻自己;也實踐臨床心理的理想,讓心靈無限大。
作者現為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