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澄原籍安徽六安,5歲喪母,父親怕他學壞,安排了書房給他,只要是好書就都買給他讀,從小就看遍了小說演義、詩詞歌賦;但12歲那年,擔任校長的父親劉著廷得了急病,只留下「好自為之」4個字給他,就溘然長逝。從此他就跟隨親戚長輩,明白唯有靠自己好好讀書,才能開創未來前途。
20歲那年,才剛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七七事變發生,全面抗戰開始,劉大澄加入那時姑丈在河南的部隊做二等兵,只是個子瘦小,難以派上戰場,就讓他參加抗戰救亡寫作團。當時還是國共合作時期,中央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長是陳誠,副部長周恩來,郭沫若則是廳長,派他去閩浙一帶當戰地記者。
這時李友邦將軍組織台灣義勇隊,帶了一批台灣醫生,投入抗戰,前後在金華、衢州與蘭谿設置台灣醫院,其中還有一位來自台南的王正南醫師。劉大澄和義勇隊經常打交道,相處甚得,對台灣人的印象奇佳,他還曾對李友邦說:「抗戰一勝利,我一定來台灣!」其後,他在劉健緒的第10集團軍還掛過少校軍銜。
1942年起,劉大澄卸下軍服,轉入教育界,先在贛南蔣經國辦的正氣中學任教。當時贛南一窮二白,土匪尤多,歸順後也要念書識字,所以他也做過土匪的老師!不久他又到福建長汀新設的國立僑民師範,不少人都是鄉間校長教師再去深造,希望以後到海外推行僑教,所以和學生的年紀其實相近。他在僑師還成立頑皮團,帶著學生出外遊玩!後來這些學生也大多到台灣教書,彼此亦師亦友,都還保持連絡。
劉大澄也就是在贛南認識了來自湖南永州,小他2歲的美麗活潑女孩劉也萍,在25歲那年結了婚。兩人除了都姓劉之外,雙方父親的名字竟都相近,男方的是劉著廷,女方則是劉顯庭。劉大澄笑說,還真很有緣份。
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接著上場。台灣光復後的1945年9月,劉大澄帶著妻小來到台灣,第一站在基隆女中擔任訓導主任,1947年2月才轉來台南女中擔任教務主任,太太則在初中部任教兼管理組長。仗著太太曾在福建教會學校教過書,能操閩南語,與本地人的溝通無礙。
劉大澄教書,於詩詞最有心得,不但組讀詩會,帶學生讀詩,還要求每班都要出壁報,讓她們能寫、能編、能畫。1947年年底校慶出版的《台南女中校刊》創刊號,就是劉大澄主編的,自己還寫了一篇〈談詩底顏色美〉。後來他陸續寫了《中國文字淺說》、《中國文化教材講義》、《唐詩三百首欣賞》及《屈賦新讀》等書,其中文化圖書公司50年前出版的《唐詩三百首欣賞》,仍是長銷書。2004年,夫婦倆前往上海參觀法國藝術節時,劉也萍突然病倒,他在滬上病榻旁陪了3年,利用時間寫了《泠泠松風寒:讀詩說臆》,是簡體字版;其後還補寫多篇,冀望能出繁體字版。
在21世紀臉書網路橫行之時,還有興緻彈詩詞欣賞的古調,劉大澄也自覺有些抱殘守缺、未合時宜,遂引唐人劉長卿《聽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認為最後兩句還蠻切合這本書的旨趣,重組前兩句成為書名。
劉大澄雖是歲登期頣,卻仍與時俱進,至今閱讀不需戴眼鏡,而且照樣上網查資料,揮手滑IPAD有如撩撥琴弦,令人瞠目結舌。難以想像的是,他曾重病多次。1949年校運會後罹患慢性盲腸炎,前後開刀2次,整整2個月才痊癒;師生非但為他看護,還捐了860萬老台幣,之前在基隆女中的學生得知,也捐了200萬,見證了濃郁的師生感情。最近10幾年又果斷的開了2次大刀,平日則注重養生與規律活動。他的養生之道,是晨起梳頭5百下,日走5千步,唯一的困擾就是重聽,身形略顯佝僂。
與台南女中同壽的劉大澄老師,揮手滑IPAD有如撩撥琴弦 |
當年教員最是清苦,3個孩子嗷嗷待哺,家計極重,在台南女中前後服務9年後,劉大澄有個機會轉到中油公司擔任秘書,還可利用時間兼課,貼補家用,後來以副主任秘書屆齡退休。
在僑民師範任教時,他與學生相處有如兄弟,但光復之後的台南女中學生,卻認為劉大澄「有一般教務主任特有的嚴肅與實幹,既可敬又可懼。」他表示,那是因為年輕女生的關係,必須保持一定距離。然而,學生畢業後一直都跟劉大澄保持連繫,老一輩的學生王秀蓮、林欣欣等人,還會上台北探望他;紀錄片中,80多歲的老學生扶持90多歲的老老師出席同學盛會,構成世間最美麗的風景。
首圖:筆者訪談後與劉大澄老師合影,右方檯燈下的照片,是也在台南女中任教過的劉也萍老師。
首圖來源:詹伯望提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