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淑芬,67級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節節退敗,美國為了快速壓制日本,在日本殖民地也展開攻擊,台灣雖然不像琉球成為直接厮殺戰場,但是美軍全面轟炸,從台灣頭炸到台灣尾,哀鴻遍地,死傷滿城。
空襲在1944年針對台灣主要交通建設,1945年起元月起更是瘋狂轟炸台灣各地的機場、港口、軍營、工廠等;3月起更是無差別轟炸,市街、民宅、車輛都成為轟炸掃射目標,全台灣11個主要城市無一倖免,6000多人死亡或失蹤,萬人重傷,近30萬人無家可歸。
戰爭的陰影,威脅生命安全,也讓校園學子無法安心上課,二高女的學姐們從S20、S21、S22、H1,上學期間都備受戰爭威脅,大家共同記憶是挖防空洞,躲空襲、疏開,根本無法好好上課,S21的學姐畢業那年正逢1945年3月1日大空襲,學校遭受燒夷彈,受損嚴重,甚至連畢業典禮都無法快樂舉行。
翁水淀(S21)寫下的回憶,含著流不盡的眼淚,她說三年級時戰事激化,美軍不斷空襲,大家不得去挖防空洞;四年級開始就去為軍隊洗衣服,學習時間減少了,3月1日大空襲,中寮中了燒夷彈,可供回憶之物全失了,幸而大家躲在防空洞得以保身,不久學校允許回家,但連一件可帶之物都沒了,也沒有交通工具,什麼都沒了,萬分淒慘,眼淚流個不停。恐怖得不敢去參加畢業典禮,不但沒和朋友惜別,連拚命練習的畢業歌也沒機會唱。
進入戰時體制,原來二高女最美的傳統,學姐為學妹縫制服的傳統沒了,大家穿起工作褲,家裡有什麼就穿什麼,再也無法堅持衣著的整齊畫一。郭素娥(S23)回憶,二年級以後改穿工作褲,課程以外編織擬裝網,縫千人針、種蕃薯、挖防空洞,過著半戰時生活。
住宿生周德昭對空襲的記憶很鮮明,睡覺時常有警報,水螺聲一鳴,就要全副武裝,戴上防空頭巾,背急救袋,衝到學寮外排隊點名,然後一個個快速進入防空壕。…防空壕很簡陋,就挖一條溝,我們就躲在裡面仰頭看空中戰,還看過飛機摔落。學生們上下課盡量不落單,大家集合一起到學校,遇到軍機掃射,趕快尋找甘蔗園、橋下躲避;通學生坐火車到一半,遇到空襲就趕快下車,再以步行上學。
物資供應前線,使得大家節衣縮食過生活,陳寶嬌(S18)記得最深是當時的便當是白飯上只放一個梅子,好食物都要省下來給前線戰士。戰爭的影響,學姐畢業就投入看護工作,畢業之際正好入選第一期看護助手,那一年共有10多人入選,在台南醫院訓練三個月,立即分配去香港醫院,她被分發去腳氣病醫院,一年後才回到台灣來。
一高女張玉琴學姐回憶,原本的固定生活開始發生轉變,過去以學校為主的上課時間,變成有時上課,有時讓學姊到軍隊幫忙洗衣服、補蚊帳,或者把花生果實拔下用石頭敲出油,好解決日本飛機不夠油的困境。為了方便動作,甚至讓大家穿褲子以代替傳統的裙子。學姊不禁感嘆,在這段的時間裡真的很辛苦,即便是上課時間,也常心不在焉,害怕空襲的突然發生。而值得慶幸的是,空襲嚴重時大家都剛好在家裡,能躲在家家戶戶都有的防空壕中,而不是在被燒掉的學生宿舍裡。
二高女吳瑜玉學姊的家在戰爭時學姊的家不幸被戰火吞噬,只好住在一中宿舍。當時每天都有空襲,無蓋的防空洞中,要是水雷一響,他們便要跳進去.而有些調皮的男生會爬起來看空戰,也都被嚇得驚聲尖叫。敵軍在接近地面時也會拿機關槍掃射百姓,而機場日軍都用高射炮試圖把美軍機打下來,砲聲震耳欲聾,女生都躲起了起來,有些男生卻看得相當開心。學姊說:「爸爸是個很有責任的人,我們兄弟姊妹都很聽老爸的話,很心安,除了家倒了之外,我們孩子都沒有喪命,所以也不會感到很難過。」
最傷心不過的是1945年畢業典禮,王采月(S21)學姐說畢業典禮那天,每人從教室搬出椅子,就在中庭的樹蔭下,段證校長簡單的祝詞和叮嚀,領了證書,離別的話也沒說幾句就匆匆回到疏散地。學校禮堂和宿舍被炸得面目全非,不少人連畢業證書都沒拿,就此離開了朝夕相處,懷念不已的校園。
烽火下,這群年輕的女學生,經歷了永生難忘的恐懼,卻也堅強地走過這段痛苦的人生記憶,而向後人展現了無比的生命勇氣!在大時代的洪流中,依然自信優雅、熱情洋溢,展現人生各自美麗的風景。
戰爭的陰影,威脅生命安全,也讓校園學子無法安心上課,二高女的學姐們從S20、S21、S22、H1,上學期間都備受戰爭威脅,大家共同記憶是挖防空洞,躲空襲、疏開,根本無法好好上課,S21的學姐畢業那年正逢1945年3月1日大空襲,學校遭受燒夷彈,受損嚴重,甚至連畢業典禮都無法快樂舉行。
翁水淀(S21)寫下的回憶,含著流不盡的眼淚,她說三年級時戰事激化,美軍不斷空襲,大家不得去挖防空洞;四年級開始就去為軍隊洗衣服,學習時間減少了,3月1日大空襲,中寮中了燒夷彈,可供回憶之物全失了,幸而大家躲在防空洞得以保身,不久學校允許回家,但連一件可帶之物都沒了,也沒有交通工具,什麼都沒了,萬分淒慘,眼淚流個不停。恐怖得不敢去參加畢業典禮,不但沒和朋友惜別,連拚命練習的畢業歌也沒機會唱。
進入戰時體制,原來二高女最美的傳統,學姐為學妹縫制服的傳統沒了,大家穿起工作褲,家裡有什麼就穿什麼,再也無法堅持衣著的整齊畫一。郭素娥(S23)回憶,二年級以後改穿工作褲,課程以外編織擬裝網,縫千人針、種蕃薯、挖防空洞,過著半戰時生活。
住宿生周德昭對空襲的記憶很鮮明,睡覺時常有警報,水螺聲一鳴,就要全副武裝,戴上防空頭巾,背急救袋,衝到學寮外排隊點名,然後一個個快速進入防空壕。…防空壕很簡陋,就挖一條溝,我們就躲在裡面仰頭看空中戰,還看過飛機摔落。學生們上下課盡量不落單,大家集合一起到學校,遇到軍機掃射,趕快尋找甘蔗園、橋下躲避;通學生坐火車到一半,遇到空襲就趕快下車,再以步行上學。
物資供應前線,使得大家節衣縮食過生活,陳寶嬌(S18)記得最深是當時的便當是白飯上只放一個梅子,好食物都要省下來給前線戰士。戰爭的影響,學姐畢業就投入看護工作,畢業之際正好入選第一期看護助手,那一年共有10多人入選,在台南醫院訓練三個月,立即分配去香港醫院,她被分發去腳氣病醫院,一年後才回到台灣來。
一高女張玉琴學姐回憶,原本的固定生活開始發生轉變,過去以學校為主的上課時間,變成有時上課,有時讓學姊到軍隊幫忙洗衣服、補蚊帳,或者把花生果實拔下用石頭敲出油,好解決日本飛機不夠油的困境。為了方便動作,甚至讓大家穿褲子以代替傳統的裙子。學姊不禁感嘆,在這段的時間裡真的很辛苦,即便是上課時間,也常心不在焉,害怕空襲的突然發生。而值得慶幸的是,空襲嚴重時大家都剛好在家裡,能躲在家家戶戶都有的防空壕中,而不是在被燒掉的學生宿舍裡。
二高女吳瑜玉學姊的家在戰爭時學姊的家不幸被戰火吞噬,只好住在一中宿舍。當時每天都有空襲,無蓋的防空洞中,要是水雷一響,他們便要跳進去.而有些調皮的男生會爬起來看空戰,也都被嚇得驚聲尖叫。敵軍在接近地面時也會拿機關槍掃射百姓,而機場日軍都用高射炮試圖把美軍機打下來,砲聲震耳欲聾,女生都躲起了起來,有些男生卻看得相當開心。學姊說:「爸爸是個很有責任的人,我們兄弟姊妹都很聽老爸的話,很心安,除了家倒了之外,我們孩子都沒有喪命,所以也不會感到很難過。」
最傷心不過的是1945年畢業典禮,王采月(S21)學姐說畢業典禮那天,每人從教室搬出椅子,就在中庭的樹蔭下,段證校長簡單的祝詞和叮嚀,領了證書,離別的話也沒說幾句就匆匆回到疏散地。學校禮堂和宿舍被炸得面目全非,不少人連畢業證書都沒拿,就此離開了朝夕相處,懷念不已的校園。
烽火下,這群年輕的女學生,經歷了永生難忘的恐懼,卻也堅強地走過這段痛苦的人生記憶,而向後人展現了無比的生命勇氣!在大時代的洪流中,依然自信優雅、熱情洋溢,展現人生各自美麗的風景。
首圖說明:1945年畢業照
首圖來源:校友會資料庫
作者為中華日報撰述委員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