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淑芬,67級
派給我這個題目「南女家事課回憶」,實在是天大錯誤,我一定要老實承認,一輩子僅有的縫紉機經驗就是高一家事課,一輩子僅有的作品就是那條純白滾著荷葉邊的圍裙,但是台南女中的女兒從不怕任務,這個家事課訪談,我再度沈浸回到有著午後陽光斜照,和縫紉機奮力作戰,曾經望著一顆顆浮起來迸裂的開口笑,神奇又莫名傻笑的青春歲月。
在日治時期,二高女的學姐們以為學妹製作校服,留下美麗的傳統,當時以塑造女性典範,賢妻良母為主要教學目的,學姐們的女紅,自不在話下,繡花、縫紝、插花、烹飪…應該無一不精,時序進到以考大學為主的現代,許多人記得當時都打過一條圍巾,但是器具從棒針到勾針到針板,與時俱進;烹飪課則從珍珠丸子、水餃、開口笑到鳳梨蝦球、提拉米蘇、韓國年糕、可麗餅,不僅跟著時代進步,也很有國際觀。
家事課提供許多孩子學業之外,另一個浪漫情懷的出口,老師上課的專注認真,影響許多孩子對家事的喜好,嚴格的尤崇綱老師是50年代共同回憶,細瘦溫柔的高喜香老師,她名字反覆出現在60級到85級學生的回憶中,老師的氣質影響學生學習,也影響學生面對未來人生的態度。
大家懷念的高喜香老師 |
從初中到高中,在南女唸了6年的廖雅慧(49級),她清楚記得當時學做一道「奶油白花菜湯」,一碗純白色浮著一朵朵白花,香味撲鼻的菜湯,是來自玉井鄉的女孩,從沒喝過的滋味,她覺得「洋裡洋氣」,怎麼有菜湯長成這樣?於是她很稀奇的回家重做這道湯品給爸媽喝,這是家中寶貝女兒第一次親手做羹湯,樣子雖古怪,味道卻是甜美無比,所以對廖爸廖媽,或是廖雅慧來說,都是人生初體驗,也是畢業近57年後,她牢牢記得的味道。
54級的辛美英,也在南女過了初中高中6年,初中時期的農藝課耕種澆水施肥,仍歷歷在目;高中時做十字繡、勾毛線,作品至今還珍藏著;而這些手藝影響她一生,至今她仍喜歡打毛線,做桌墊杯墊,成為一生的喜好。
58級的許齡玲記得一道扁食湯,不是記得味道而是記得老師尤崇綱的教學態度,老師要求打肉打出黏性,再加薑汁、切得極細的蔥末,而且薑蔥的比例不能太高,才不會掩蓋肉味,至今許齡玲依舊嚴謹的對待廚房料理,對待人生態度,這是家事課對她最大啟示。
一想到家事課,林享玉(60級)就叫出了高喜香老師的名字,省南女家事課的記憶是一年級做了一件白色的圍裙,高二時就穿著這件圍裙,進入廚房學做水餃、珍珠丸子、開口笑;後來也成為國文老師的林享玉回想起來,高喜香影響她以後教書,也一樣認真溫柔對待學生。
家事這一堂課讓她更接近生活的真實面,她說那時的訓練其實是人生起點,動筆以外,讓學生學會動手,她日後的人生,學會縫縫補補,是從那時奠基,而那時候烹飪課滋味,也是媽媽的味道之外,最特別的滋味。
陳麗芬(65級)的家事課記憶從恐懼中揭開序幕,我們難以想見這位陽光大姐,生意版圖遍及全世界,怕起來是什麼樣子。她的家事課因為不會車出自己的學號「2856」,卡在2字轉彎處,怕得大汗淋漓,臉色發青;但是隔周上課,高喜香老師的眼神中沒有一絲罪惡感,笑著說「妳交了練習布啊!」老師的寬宏大量,正面思考,會心諒解的微笑,讓她放下了心;陽光麗芬心上像被慰斗燙過一樣,至今仍是感恩思念,她永遠記得高喜香老師,永遠再也不害怕家事烹飪,只是不知道女強人今日還下廚嗎?
72級的李秀容,對高喜香老師的印象是「像媽媽一樣」,高二那年第一次進廚房是手忙腳亂和狼狽,但是老師的溫煦,廚房裡總是能飄出笑聲和香味,就算燒糊了,烤焦了,大家仍然吃得津津有味!李秀容完全忘了當時做過什麼菜,她到現在仍然不會做菜烤點心,但是,她非要說真的很想念老師,要再次強調「高喜香老師,謝謝您!」。
最狂的家事課故事,要算許怡雯(85級),她的烹飪魂就是從高中「完全啟蒙」,回憶起來滿臉興奮,她記得高二第一堂烹飪課是「紫菜花枝漿卷」,下課後,就求著媽媽載她去菜市場尋找花枝漿,第一次去超市找紫菜,每一樣都好新奇,選購的過程裡猶如挖寶般,想像著各種食材排列組合而成的味道,非要複製出老師的口味。
熱愛烘焙的許怡雯 |
她記得每次走進說烘焙教室,就熱血無比,諾大的空間,不鏽鋼的工作平台,專業的大烤箱,一切的烘焙魂都鮮明了起來,高喜香老師總是印下娟秀的手寫食譜,先在課堂上解說,1t(1小匙),1T(1大匙).....這些數字對她來說宛如達文西密碼,神奇無比。任何食譜都讓她想躍躍欲試,兩週一次的實作課,都超期待老師又要出什麼花樣,是中式菜呢?還是西式餅乾?來個蛋糕也不錯呀!南女的家政課,如今依然讓她回味無窮。
最誇張的是同學們分組討論過程裡,她總是堅持要大家準備雙份食材,製作出雙倍的成品。難得用到這麼專業的工具,當然在同一時間產出,同學們總被她說動,一起備著雙份食材來學校。成品出爐時,高老師望著她們成堆的餅乾:「你們是工廠啊~」
許怡雯至今熱衷烘焙,經常烤出各式美味糕餅饗宴親友,毫無疑問,完全來自南女高喜香老師的啟發!(好希望老師可以看到這一段)
90以後的學妹,又是不一樣的景象,95級的李亭記得她們的圍巾是以針板打出來,用面紙盒自己製作的針板打出鬆軟的毛線圍巾,她因為學了這個技巧,很神氣的打了不同顏色的圍巾送給阿媽、媽媽。
烹飪課的花樣更多,曾經做過韓國辣炒年糕、可麗餅、提拉米蘇,她還記得曾經把可麗餅的食譜貼在冰箱上,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會媽媽做這個新鮮的玩意兒,女兒教媽媽做菜,真是來自台南女中的天啟啊!
同是95級的李奕賢,學過的菜餚有鳳梨蝦球、奶茶、蘋果蜂蜜醬;最大的挑戰是有一回期中發表,同學們要分組打扮出各種年齡層不同風格的裝扮,還要在校園中走秀,找衣服做頭髮,苦不堪言啊,但是李奕賢說那是她人生唯一舞台服裝秀。
許怡雯至今熱衷烘焙,經常烤出各式美味糕餅饗宴親友,毫無疑問,完全來自南女高喜香老師的啟發!(好希望老師可以看到這一段)
在烹飪教室學煮菜 |
學習洗手做羹湯 |
90以後的學妹,又是不一樣的景象,95級的李亭記得她們的圍巾是以針板打出來,用面紙盒自己製作的針板打出鬆軟的毛線圍巾,她因為學了這個技巧,很神氣的打了不同顏色的圍巾送給阿媽、媽媽。
烹飪課的花樣更多,曾經做過韓國辣炒年糕、可麗餅、提拉米蘇,她還記得曾經把可麗餅的食譜貼在冰箱上,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會媽媽做這個新鮮的玩意兒,女兒教媽媽做菜,真是來自台南女中的天啟啊!
同是95級的李奕賢,學過的菜餚有鳳梨蝦球、奶茶、蘋果蜂蜜醬;最大的挑戰是有一回期中發表,同學們要分組打扮出各種年齡層不同風格的裝扮,還要在校園中走秀,找衣服做頭髮,苦不堪言啊,但是李奕賢說那是她人生唯一舞台服裝秀。
台南女中家事課享受自煮豐盛的春捲 |
2015年起,台南女中還開了「味蕾文學‧台南鹹酸甜」課程,把家事烹飪和文學結合,一周烹飪一周文學,她們細讀《紅樓夢》的食譜、《旅人的食材曆》、《安閑園的餐桌》也都是教材,她們走訪台南的小吃美食,認識台灣各地獨家口味,體會「飲食中有文學,文學中有飲食」的內涵與樂趣。
回溯這超過半個世紀的南女家事課,從省南女到台南女中,家事課現在已改名家政課,從十字繡、圍裙到奶茶、蘋果蜂蜜醬,這是許多青春少女面對真實人生的起點,是走入家庭的初登場,這一堂課讓她們的人生更豐富,讓她們的記憶充滿撲鼻的奶香與蛋蜜的美味。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