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兆榮,63級
1947年12月29日的第一期校慶特刊《台南女中》是光復後選擇的開學日,不是日本時代的5月。更值得關注的是當時校刊不見提及228事件,(註一)猜測是肅殺的氛圍吧!俞校長在此特刊的「校慶感言」中透露她對女中學生的期許。
「台灣光復,僅及2年,而全省女同胞即能享受祖國男女平等的教育,獲得一切優厚的權利,其地位由日人壓制下的環境中,一躍而入於自由平等的樂園,這是我們台灣婦女不得不感恩祖國,與在祖國努力於女子教育的先輩們的。」又說:「日人統治台灣時所辦的女子教育,除了訓練日本式的日常生活及培養簡單的生活技能以外,對女權的倡導、女子地位的提高不但未加注意,而且是他們蓄意禁止的。因是日人設立的女校,無異於是束縛思想、磨滅個性的機關。」
她歸納2年來女子教育得以長足進步的原因有六,「青年喜新厭舊、日文中已有漢字基礎、台灣同胞急於恢復名實相符的中國人、中華民族優秀特質、女子極想與男子達到同等地位、男女同胞都能了解會說中國話才是中國人。」期勉女青年,作一個有思想的人,要成為新時代的女性。校刊上還說,俞校長需要親自北上負責採買,「本校制服一向以整齊見譽,尤其是上學期俞校長赴台北搶購一批黑嗶嘰後,師生制服更煥然一新。每當公共集會場所,頗能引人注意。現在夏天已經來臨,學校規定從四月一日起改換白衣、黑裙、白襪、白鞋的夏裝,將來在椰樹的綠蔭下,上面襯托著碧藍的天空,點點白花,更是一幅富有詩意的圖畫。」(註二)這是冬天只能穿裙子的年代,理由和日本時代一樣,長褲是男性衣著的表徵。見到日治時期,登新高山(玉山)者,穿燈籠褲不稀奇,稀奇的是穿裙子,不論山巔、水涯皆如此。
有趣的是,該刊17頁裡有5位學生合寫的〈先生側影〉如此描述俞校長:「我們的校長是一個能幹的人,有男子的氣概,她有端莊的容貌,清脆的聲調,微肥的身子更加添了她的威風,她最明顯的特長便是善於辭令,走路的步伐具有英國紳士的氣派,她尖銳的眼睛可以直透到你的心裏。」形容的細節大膽而直率,在那個政治正確的年代,容許刊登,顯見俞校長的雅量,且真正落實她所強調的思想與創見,因此也有學生投稿文章名為〈談談女性的第三性化〉,可謂先進!
高一的城璧連也在第三期校刊的投稿文章〈台灣建設與台灣青年〉,對國事有自己的深刻看法:「戰時雖然一部分工廠被毀壞了,可是光復後一轉眼看看各方面的工業建設吧;政府已經全面開放民營,我們的出路已經開放了。老實說台胞的技術比日人有點遜色,可是天資和意志是超乎他們的。許多青年在抗戰期中已經學會了不少良好技能,假如政府能夠利用他們的才能,那麼台灣的將來,尤其是科學方面的成就,真是可待的。」這樣的見地,在那個年代是勇敢的、開闊的,也是熱血的。
第一期校慶特刊《台南女中》,出刊於1947年12月29日。第三任俞曙方校長題名。 |
俞曙方校長在1947年第一期校刊中,以〈校慶感言〉專文,談她對女子教育的看法。 |
註一:根據台南文史專家詹伯望先生提供的寶貴意見,在校刊第九期第六頁〈四年回顧〉提到了228事件。
註二:1948年3月29日發行的第二期校刊。
本文作者為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
首圖來源:台南女中校友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