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兆榮,63級
第二期校刊離第一期不到半年,1948年的青年節出刊(3月29日,當時是紀念黃花崗之役,放假一天),俞曙方校長的前言為〈青年節與女青年〉,她說:「所以女青年們時而以新思想的鼓勵生氣蓬勃,時而又因舊觀念的氛繞興趣消沉,…今日台灣女青年的感覺,正是我本人二十餘年前所深嘗過的滋味。」期勉不要再遲疑,時空都不容許。她勉勵:「澈底了解自己,有自信才有勇氣。」,而「健美力群」正是她任內第一屆運動會的口號。
第三期校慶特刊,專為高中第一屆、初中第三屆畢業生出版(直到1955年的畢業紀念冊,初高中才分開處理),內頁為兩類畢業生各35人與183人的合影,初中分甲組和丙組。高中第一屆畢業生資料登錄,年齡幾乎都在19歲和20歲之間,推測為晚讀或計算虛歲的結果。初中畢業繼續升學者137人,就業46人;高中則升學21人,就業14人。但治學嚴謹的俞曙方校長已經感到驚喜了。
她在〈序言〉中提到:「根據升學就業的調查統計,初中畢業生幾乎全部將繼續升入高中,此種情形是可以預料得到的,因為前兩屆也是如此的現象。初中畢業生之如是大量升學者,其原因是他們的學力尚淺,年紀還青(輕),既不能就業,又不宜結婚,雖家境清寒者也要勉強給他們繼續讀書。」
但俞校長擔心的是高中畢業的女子,「若依日治時代舊制推測,女子中學畢業,正屆十八、九歲的年齡,是必須結婚的,如果錯過這一時期,以後出嫁或將大成問題;社會習慣如斯,為父兄者不得不如是做。她們自己也不能不如是想。」她的擔憂卻有意外驚喜,第一屆高中畢業繼續升學者佔了60%,她認為是實施祖國教育2年的成效,感覺安慰。更歸功是家長們的許可與贊同,認為這是驚人的轉變,是本校的光榮。
第一屆高中升學的志願多是台灣大學、台北師院、台南工學院(今成大),只有3人想到內地(當時指中國大陸)。志願科系最多者是外文、法律、國文;史地、理化和工程次之,音樂、經濟、新聞、醫學和體育最少。與現在的志願序,有些不同,文史高於理工。文史在女校掛帥,可以理解;但志願醫學者也少,是否傳統認為醫生多為男性,接觸病人比較方便?值得研究。
對於家長無法讓女孩繼續升學者,俞校長與教務主任劉大澄老師親自到校隊選手王秀蓮家中,為她繼續升學說項。考上成大後,還協助爭取每個月145元的獎學金和50公斤的白米。日後成為台灣第一位女建築師的她,也是前台南市長林錫山的夫人,回饋的方式是為母校設計校舍,更是結合兩校校友會的靈魂人物。2007年她邀請了已經90歲、依舊健康的劉大澄老師,與老同學們共同攙扶著更老的老師進入會場,話當年說感恩。
任教國文的劉老師也是性情中人,曾經為校友會寫一篇文章,談他對南一女校園的懷想:「紅磚白瓦的校舍,襯以游泳池的碧水一泓,以及寬廣的運動場,校園相當美麗,可謂水木清華。」又承襲民初文學傳統〈談詩底顏色美〉。王秀蓮在校時就是個風雲人物,曾經被寫入第一期校慶特刊裡的同學側影中,說她「有勇氣,敢負責,是女性中的男子,為本校運動選手中最主要的幹部。」日後退休的俞校長生病住院,她到醫院探視,拿出4000元慰問金,校長婉拒,只說「妳看著辦」,於是徵得校長同意,王秀蓮成立「俞曙方校長獎學金」,校友們也爭相捐款響應,至今仍嘉惠在校學妹。(註一)
第三期校刊中,還對新來的老師做了側影描述,有來自金陵女子大學的英文女老師,四川人,學生強調她的英語很正確。另一位男性物理老師,北平師院畢業,察哈爾人,「說得滿口標準國語,更是同學的雙重需要。」當時部分老師來自各省,鄉音充斥,想要聽懂老師的授課,對本來就不太會說國語、聽國語的學生而言,是轉型時期的辛苦!
週會經常專題演講,上學期由導師輪流,下學期是邀請專家。有一次是俞校長親自出馬,題目為「社交與戀愛」,起初學生很奇怪,學校不是禁止談戀愛,何以校長公開談論?以為秘密洩漏,有人紅臉低頭。但是等到校長把這問題談得很科學、很嚴肅時,都抬起頭來:「因為這是每個青年男女的切身問題—人生的幸福或禍患都可由于戀愛造成,所以不能不慎重其事,低頭紅臉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校長越談越興奮,同學越聽越有趣,進行了3個小時。開明的俞校長還有一段話,被學生牢記:「上大學後,大一要努力用功,大二可以交友,大三可以戀愛,大四可以結婚。」(註二)讓學子們議論紛紛,特別為文寫在校刊裡。
註一:黃緒勳,TNN台灣地方新聞,〈台南女中校友同窗會 同歡共同回憶青春夢〉,2013年8月12日。
註二:〈給娘家的一封信〉,署名女兒的1953年畢業一高女曾秀華回憶。
本文作者為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
首圖來源:台南女中圖書館
第三期校慶特刊,專為高中第一屆、初中第三屆畢業生出版(直到1955年的畢業紀念冊,初高中才分開處理),內頁為兩類畢業生各35人與183人的合影,初中分甲組和丙組。高中第一屆畢業生資料登錄,年齡幾乎都在19歲和20歲之間,推測為晚讀或計算虛歲的結果。初中畢業繼續升學者137人,就業46人;高中則升學21人,就業14人。但治學嚴謹的俞曙方校長已經感到驚喜了。
她在〈序言〉中提到:「根據升學就業的調查統計,初中畢業生幾乎全部將繼續升入高中,此種情形是可以預料得到的,因為前兩屆也是如此的現象。初中畢業生之如是大量升學者,其原因是他們的學力尚淺,年紀還青(輕),既不能就業,又不宜結婚,雖家境清寒者也要勉強給他們繼續讀書。」
但俞校長擔心的是高中畢業的女子,「若依日治時代舊制推測,女子中學畢業,正屆十八、九歲的年齡,是必須結婚的,如果錯過這一時期,以後出嫁或將大成問題;社會習慣如斯,為父兄者不得不如是做。她們自己也不能不如是想。」她的擔憂卻有意外驚喜,第一屆高中畢業繼續升學者佔了60%,她認為是實施祖國教育2年的成效,感覺安慰。更歸功是家長們的許可與贊同,認為這是驚人的轉變,是本校的光榮。
第一屆高中升學的志願多是台灣大學、台北師院、台南工學院(今成大),只有3人想到內地(當時指中國大陸)。志願科系最多者是外文、法律、國文;史地、理化和工程次之,音樂、經濟、新聞、醫學和體育最少。與現在的志願序,有些不同,文史高於理工。文史在女校掛帥,可以理解;但志願醫學者也少,是否傳統認為醫生多為男性,接觸病人比較方便?值得研究。
對於家長無法讓女孩繼續升學者,俞校長與教務主任劉大澄老師親自到校隊選手王秀蓮家中,為她繼續升學說項。考上成大後,還協助爭取每個月145元的獎學金和50公斤的白米。日後成為台灣第一位女建築師的她,也是前台南市長林錫山的夫人,回饋的方式是為母校設計校舍,更是結合兩校校友會的靈魂人物。2007年她邀請了已經90歲、依舊健康的劉大澄老師,與老同學們共同攙扶著更老的老師進入會場,話當年說感恩。
任教國文的劉老師也是性情中人,曾經為校友會寫一篇文章,談他對南一女校園的懷想:「紅磚白瓦的校舍,襯以游泳池的碧水一泓,以及寬廣的運動場,校園相當美麗,可謂水木清華。」又承襲民初文學傳統〈談詩底顏色美〉。王秀蓮在校時就是個風雲人物,曾經被寫入第一期校慶特刊裡的同學側影中,說她「有勇氣,敢負責,是女性中的男子,為本校運動選手中最主要的幹部。」日後退休的俞校長生病住院,她到醫院探視,拿出4000元慰問金,校長婉拒,只說「妳看著辦」,於是徵得校長同意,王秀蓮成立「俞曙方校長獎學金」,校友們也爭相捐款響應,至今仍嘉惠在校學妹。(註一)
第三期校刊中,還對新來的老師做了側影描述,有來自金陵女子大學的英文女老師,四川人,學生強調她的英語很正確。另一位男性物理老師,北平師院畢業,察哈爾人,「說得滿口標準國語,更是同學的雙重需要。」當時部分老師來自各省,鄉音充斥,想要聽懂老師的授課,對本來就不太會說國語、聽國語的學生而言,是轉型時期的辛苦!
週會經常專題演講,上學期由導師輪流,下學期是邀請專家。有一次是俞校長親自出馬,題目為「社交與戀愛」,起初學生很奇怪,學校不是禁止談戀愛,何以校長公開談論?以為秘密洩漏,有人紅臉低頭。但是等到校長把這問題談得很科學、很嚴肅時,都抬起頭來:「因為這是每個青年男女的切身問題—人生的幸福或禍患都可由于戀愛造成,所以不能不慎重其事,低頭紅臉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校長越談越興奮,同學越聽越有趣,進行了3個小時。開明的俞校長還有一段話,被學生牢記:「上大學後,大一要努力用功,大二可以交友,大三可以戀愛,大四可以結婚。」(註二)讓學子們議論紛紛,特別為文寫在校刊裡。
1948年第三期校刊中,有了光復後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其中包含日本時代一高女、二高女的最後一屆畢業生。 |
1948年初中第三屆畢業生合影。1946年開始台南女中是初、高中一起的完全中學(當時並無此名詞)。白衣、黑裙、短髮,那個時代中學生的標準制服,只能以校徽或書包辨別學校。 |
1948年校刊中附帶的畢業特輯,在哪個物資貧乏的年代,學生不足以負擔精美的一大冊畢業紀念刊物。上圖:阿里山望雲海,推測是畢業旅行,但礙於個別家庭的經濟因素,可能無法所有人都參加。右下圖:校長出場「啦啦」,可以隱約見到俞曙方校長身穿旗袍的背影。 |
王秀蓮建築師的本土關懷~戰後第一代本土女建築師:王秀蓮蓋屋,不謀殺氣候。感念俞曙方校長的栽培,她對母校的回饋也是不遺餘力的。(來源) |
註一:黃緒勳,TNN台灣地方新聞,〈台南女中校友同窗會 同歡共同回憶青春夢〉,2013年8月12日。
註二:〈給娘家的一封信〉,署名女兒的1953年畢業一高女曾秀華回憶。
本文作者為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
首圖來源:台南女中圖書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