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隔你我,人類總有相應詞彙。「本省人」與「外省人」,是中國本地人的自稱與外地人的他稱,在台灣也如此使用。1949年12月國民政府核發的身分證上,標示「外省」,目的是避免共產滲透,如果沒有標示,就會被迫服兵役。1990年為了族群融合,廢除身分證上的籍貫欄,改為出生地;2006年連出生地也取消。日本統治時代,稱呼台灣人為本島人,他們是內地人,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回到內地則稱為「灣生」。巧的是,國府時期遷台的外省人,也被稱為「內地人」,與「台灣人」一詞相對應。
陳儀政府延續日本規劃的12市,只把縣分3級,街庄改為鄉鎮,於是母校改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一』女子中學」(簡稱「南一女」25年);又把日本4年高校、3個學期的制度,改為和中國大陸一樣的學制,為3年初中和3年高中的「三三制完全中學」。兩階段都需要都經過升學考試,由校內初中直升高中者占大部分,畢竟初階已經篩選過,且校園裡良性競爭,學習更顯成效,也多是考試常勝軍,考上高中部也不意外。前幾年的初中學生約600多人,高中生則只有100多,初中是高中的4倍,與家庭是否能夠或願意讓女子繼續升學有關。為銜接日本和國府的學制,3月應該畢業的日本時代學生,多修4個月的「先修班」,從注音符號到英文字母,全部從頭如小學生般學習。
1949年7月第二屆高中畢業生合影。照片上方標註著「省立台南女中高中」。中央政府12月才遷台,此時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管轄。 |
想要維持「行政不中斷、工廠不停工、學校不停課」是個繁瑣的工程。1945到1947年的公務員任用原則是「留用台籍、羅致外省籍和徵用日人(含琉球人)」。徵用日人有2個原則:「一是,日僑志願留台,而政府認為無留台需要者,應即遣送回日本;二是,具有學術技術、或特殊專長技術之日僑,雖志願回國,政府認為有留台之必要者,仍需繼續徵用,令其留台。」根據此原則,日籍學生尚未能有成,屬於第一原則,需要遣送回國;本校不見日籍老師留任,因為徵用日本人的第二原則,是根據專業設定比例,工礦農林58%、交通事業17%、金融財政9%、衛生地政警察10%和學術研究6%,以技術專業人才為多,學術研究多屬大學教授層級。
關於日籍老師返鄉的缺額師資,陳儀政府訂定了甄選辦法,向本省和外省再徵選,都是透過考試,需要中文書寫,台籍人士吃虧。最初2年,變通辦法是怕辭不達意,卷後可以附註日文。但是這樣的考卷想要得高分,恐怕是困難的。高雄市參議員郭國基為失業者請命:「不可以省民不解國語國文為理由,而拒絕登用本省人才」,但參議員的權利只是參政,不能議政。根據學者所做的表格,1946年3月台籍公務員76%、外省籍約7%,日本人約18%;但到了1947年11月,台籍74%變動不多,外省籍26%,日本人0.3%,也就是日本人離開的部分,由外省籍取代,而原日本公務員多在上層,台籍人士依舊在中下層。陳儀的指示是「台胞目前最要緊的是國語、國文,…各教育機關、各公務機關須為台胞補習國語國文,為其修改作文。」對於求學、教學都受日文教育的台籍老師而言,有難言之隱,不易用不熟悉的語文表達高深的學術(如高中),因此有不少人辭職或轉任較低年級。
國文、歷史和地理是光復初期的主要科目,時數最多,史地以中國史為主(台灣史依附其中),兼教世界史。也因為國語加強,擠壓了其他課程,直到1949年再將童軍課、圖畫課恢復。1947年校刊裡的師資結構,呈現台籍與外省籍老師各半。文史老師多聘自外省,說國語、教國史;礦物、化學、生物、或英文老師則多為本省留任。待遇上,外省老師因為攜帶家屬遠渡重洋,政府有所補貼;台籍老師的底薪是依照日本時代換算,和其他各省算法不同,屬於偏低者,造成同工不同酬問題,於是在1946年11月取消外省老師補貼。(註一)
外省老師遠渡重洋,受聘台灣,難免思鄉,校刊裡以筆名抒懷者多,如「莫道不相思,相思在何人,明月臨窗前,照得淚滿襟」,〈留別廣州諸友〉:「羊城月落大江秋,揮淚難消眼底愁。」不過,這些外省老師的南腔北調,也苦了只會聽台語、說日語的學生們,曾經因為地理老師鄉音太重,發生學生罷課事件。
大時代的播遷,政權的移轉,是一段長時間的磨合與接納。師生各自面臨挑戰,老師們面對一群只讀過日本歷史的學生,熟悉太平洋戰爭,不知道八年抗戰;對於美國是盟邦?還是敵人?的不同認知。學生們的困境是,課堂上老師們來自各省的鄉音,困擾了學習;日本時代在校不能說台語,現在還是不能說台語,要罰款。於是「國語」有了兩種定義,以前「國語傳習所」是日語,現在是血濃於水的族群華語。所幸耐心的老師和聰慧的學生,彼此努力適應。
註一:湯熙勇,〈台灣光復初期公務人員的任用方法:留用台籍、羅致外省籍和徵用日人(1945.10-1947.5)〉
本文作者為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
首圖來源:台南女中圖書館
關於日籍老師返鄉的缺額師資,陳儀政府訂定了甄選辦法,向本省和外省再徵選,都是透過考試,需要中文書寫,台籍人士吃虧。最初2年,變通辦法是怕辭不達意,卷後可以附註日文。但是這樣的考卷想要得高分,恐怕是困難的。高雄市參議員郭國基為失業者請命:「不可以省民不解國語國文為理由,而拒絕登用本省人才」,但參議員的權利只是參政,不能議政。根據學者所做的表格,1946年3月台籍公務員76%、外省籍約7%,日本人約18%;但到了1947年11月,台籍74%變動不多,外省籍26%,日本人0.3%,也就是日本人離開的部分,由外省籍取代,而原日本公務員多在上層,台籍人士依舊在中下層。陳儀的指示是「台胞目前最要緊的是國語、國文,…各教育機關、各公務機關須為台胞補習國語國文,為其修改作文。」對於求學、教學都受日文教育的台籍老師而言,有難言之隱,不易用不熟悉的語文表達高深的學術(如高中),因此有不少人辭職或轉任較低年級。
國文、歷史和地理是光復初期的主要科目,時數最多,史地以中國史為主(台灣史依附其中),兼教世界史。也因為國語加強,擠壓了其他課程,直到1949年再將童軍課、圖畫課恢復。1947年校刊裡的師資結構,呈現台籍與外省籍老師各半。文史老師多聘自外省,說國語、教國史;礦物、化學、生物、或英文老師則多為本省留任。待遇上,外省老師因為攜帶家屬遠渡重洋,政府有所補貼;台籍老師的底薪是依照日本時代換算,和其他各省算法不同,屬於偏低者,造成同工不同酬問題,於是在1946年11月取消外省老師補貼。(註一)
外省老師遠渡重洋,受聘台灣,難免思鄉,校刊裡以筆名抒懷者多,如「莫道不相思,相思在何人,明月臨窗前,照得淚滿襟」,〈留別廣州諸友〉:「羊城月落大江秋,揮淚難消眼底愁。」不過,這些外省老師的南腔北調,也苦了只會聽台語、說日語的學生們,曾經因為地理老師鄉音太重,發生學生罷課事件。
大時代的播遷,政權的移轉,是一段長時間的磨合與接納。師生各自面臨挑戰,老師們面對一群只讀過日本歷史的學生,熟悉太平洋戰爭,不知道八年抗戰;對於美國是盟邦?還是敵人?的不同認知。學生們的困境是,課堂上老師們來自各省的鄉音,困擾了學習;日本時代在校不能說台語,現在還是不能說台語,要罰款。於是「國語」有了兩種定義,以前「國語傳習所」是日語,現在是血濃於水的族群華語。所幸耐心的老師和聰慧的學生,彼此努力適應。
1942年二高女的畢業紀念冊上,有一頁呈現的是學生活動照片,但照片旁空白處,寫著空襲!瓦斯、燒夷彈,和戰爭正酣的話語。1941年底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中日雙方才正式宣戰,雖然之前已經交戰4年以上,日本仍稱之為太平洋戰爭,也是當時台人的認知。 |
1945年日本在中國的佔領區(紅色)及共產黨根據地(紅條)。對於1949年以前來台灣的外省人而言,日本是抗戰8年的敵人。(來源) |
註一:湯熙勇,〈台灣光復初期公務人員的任用方法:留用台籍、羅致外省籍和徵用日人(1945.10-1947.5)〉
本文作者為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
首圖來源:台南女中圖書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