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兆榮,63級
現代教育與差別隔離
教育通常在武墾械鬥時無暇顧及,自文治定居後開始。全台首學的第一座孔廟在台南,鄭氏家族在此深耕;家塾在各宗祠裡,由士人主導傳統儒學。台灣第一所現代西式學堂,則隨著外國傳教士才出現。1860年代的戰敗條約中,清廷被迫開港傳教,台灣開放的國際商港有四口,北有淡水、基隆;南為安平、旗後。
蘇格蘭長老教會的馬雅各,醫療宣教到台南、打狗所成立的傳道班,在1872年合併成立為台南神學院,是台灣第一所西式學堂。之後還有1885、1887年相繼成立「台南長老教中學」(今長榮中學)和「台南長老教女學(今長榮女高)」。北部則是1882年由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馬偕創「牛津學堂」(註一),2年後「淡水女學堂」也出現。台灣官方西式學校的第一所,則是巡撫劉銘傳成立於1885年大稻埕六館街的「西學堂」,作為自強運動的政績,可惜都只在台北。因為當時已經是「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後期,向北移動的經濟,帶走了繁盛的人才。清末的台南學子,大部分仍在孔廟的明倫堂裡,與老師共同浸淫傳統府學中。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第一個殖民地實驗,帶來深入生活中的西化,如工業化社會的守時、守法、自來水、汙水處理,到抽水馬桶、定時吃飯和強調天足等,台灣人民歷經巨大洗禮,所謂「喝一口洋墨水,疊一塊敲門磚」,參與西式教育,改變未來命運。因為北部接近日本本土的地緣關係,作為全台行政中心,學校也就從北到南陸續成立。1895年7月在台北士林的「芝山巖國語傳習所」(後來的公學校,今士林國小)教基本日語開始,但年底就發生抗日志士殺了6名老師的「芝山巖事件」(註二)。總督府認為培育老師刻不容緩,第二年出現了全台第一所正式學校,稱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台北教育大學),底下附屬3所學校,提供未來的老師們實習。「師範部」,分甲科培育日本老師教小學校,乙科培育台灣老師教公學校(註三);「語學部」,也分日本人讀「土語」(台語,不久取消),台灣人讀日語。又把中、小學納入附屬,才有全台各級學校起初都稱為「附屬學校」的緣由。
看似先進的西式教育,其實與日本「內地」(當時稱日本本土)不同,以「差別和隔離」為原則,在台日人、漢人和原住民受不一樣的教育。在台日人與日本內地學制內容皆同,漢人則是6年公學校畢業,若想繼續升學,可選擇的有3-4年的國語學校,培養初等教育師資、5年制的醫學校、或職業講習所;原住民是「蕃人」公學校,只修業4年,教材更簡單,學校經費由官方支出,學費全免,為的是加強理蕃事業。總之,日語教學、初等教育師資和初級技術是日治最初24年教育台灣人的重點。最早專收台灣女子的中學,首先在1897年的台北出現(今中山女高)(註四),比第一所日本女子學校(今北一女)早5年;台南則相反,日本人讀的一高女先設於1917年,台灣人讀的二高女後設於1921年。初設時的「女子分教場」,有6年的本科(8-14歲以下),教修身(註五)、國語、讀書、習字、算數和唱歌;3年的手藝科(14-25歲以下),教國語、讀書、習字、算數,再加上裁縫、編織、刺繡和手藝,總之,是日本對台灣女子教育的實用思維所致。
1936台南職業別明細圖。第一高等女學校非常醒目的框起。萬壽宮和縣學文廟都已拆除,街道出現町、丁目等日本地名。 |
1940二高女畢業紀念冊上的學習身影。上:裁縫課,左下:化學實驗,右下:圖畫(戶外寫生)此時課程是多樣化的。 |
台南神社早天修養會,1940年二高女畢業紀念冊。學生每個月必須到台南神社參拜一次,祭祀的正是接收台灣即病死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台北的台灣神社在圓山,是總社。 |
註一: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今真理大學校內)是加拿大牛津郡人士捐款,與英國無關。
註二:現在芝山巖上仍有「六氏先生」的墓碑和伊藤博文寫的「學務官僚遭難紀念碑」。
註三:小學教育也區分日台,日本人讀小學校,台灣人讀公學校。
註四:1897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校,第二年,改為「第三」附屬,俗稱第三高女,即戰後的中山女高。
註五:修身課,根據1943年一高女畢業的藤田絢學業成績單看來,分成有課本教材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禮儀規範的作法課。
首圖:大正時期一高女校門
首圖來源:台南女中資料庫
作者為師大歷史系畢業,北一女中歷史教師退休
0 意見:
張貼留言